發表日期:2019-10-09 11:50:18 文章來源: 分類:[技術百科 ] 瀏覽次數:
自平衡法荷載箱平衡點的計算
自平衡法的基本原理,是以樁側阻力、樁端阻力互為反力來測試整樁極限承載力,但在很多情況下,側阻與端阻并不相同。為了取得更好的測試結果,自平衡法行業提出了“平衡點”的概念。
對于樁端阻力大于樁側阻力的情況,樁底位置即為“平衡點”。有時候出于工程需要,還可在樁頂增加配重,以便測出真實的樁端極限承載力。
對于樁側阻力大于樁端阻力的情況,應遵循的計算原則為:上段樁的反向摩阻力+上段樁自重=下段樁摩阻力+端阻力,如下圖所示。
自平衡法荷載箱平衡點計算示意圖
雖然計算原理較為簡單,但在工程實踐中,想要精確找出“平衡點”的位置還是很困難的。一般來說,可以先根據已有的地勘資料估算側阻和端阻,粗略界定平衡點的大概范圍,然后結合自身試樁經驗來確定較為準確的“平衡點”。當然,由于各種原因,找出的“平衡點”有時難免存在一定的誤差。
康聚荷載箱已完成數千根試樁的檢測,結果都滿足了設計加載要求,因此按照上述方法來確定平衡點,其精度是能夠滿足工程要求的。
對于平衡點,經常產生的一種誤解是:平衡點必須同時滿足上、下兩段試樁的反力和位移相等。其實,在測試過程中只要滿足上、下兩段試樁的反力平衡,即可得到向上、向下兩條Q-S曲線,進而可對曲線進行處理(按公式計算承載力,或者由簡化法/精確法得到轉換曲線),得出需要的結果,并不強求整個加載過程中的位移始終相等。
上一篇:樁基檢測埋荷載箱的方法是否可靠?
下一篇:最后一頁